
本文转自:乌兰察布日报
摘要: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学科,但抽象的知识常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,提高学习兴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。本文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,从教学方法创新、课堂氛围营造、多元支持保障三个维度,探讨兴趣培养的实践路径。
关键词:学习兴趣;情境教学;游戏化学习;家校合作
一、兴趣培养的核心教学
(一)创设生活化情境,联结知识与实践
数学源于生活,将知识融入真实场景可快速激发好奇心。教学“测量”时,让学生动手测量课本长宽,在实践中理解长度概念;设计“班级生日派对”情境,通过计算蛋糕盒数量、彩带长度等问题,让学生感知除法与周长知识的实用价值。这种教学方式使抽象知识具象化,让学生体会到“数学就在身边”。
(二)融入趣味化元素,激活课堂氛围
采用游戏与竞赛丰富教学形式,如开展“数字接力大比拼”,让学生在团队竞赛中强化运算能力;设计“找朋友”“夺红旗”等趣味习题,替代传统题海练习。同时借助动画、视频等多媒体资源,将“等差数列”转化为“数学城堡探险”故事,让学生在情节推进中主动探索规律,实现“学中玩,玩中学”。
(三)实施个性化指导,强化情感激励
针对学生差异开展分层教学,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任务,如在分数性质教学中,为不同层次学生设置填空、改错等梯度习题。教师以亲切态度关注个体需求,及时给予肯定反馈,当学生自主成功解决问题时,其获得的成就感会转化为持续学习的动力。
二、兴趣培养的支持保障机制
加强家校协同是重要支撑,家长通过共同阅读数学书籍、参与购物算账等活动,营造家庭学习氛围。同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,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思考、规范解题的习惯,通过自律提升学习效率,进一步巩固学习兴趣。
总之,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需打破传统教学壁垒,以生活化情境搭建认知桥梁,用趣味化形式激活学习热情,靠个性化关怀强化情感联结。唯有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与温度,才能使学生从“被动接受”转为“主动探索”,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。
参考文献
[1]黄玉春.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兴趣[EB/OL].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,2025-01-08
[2]佚名.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的多维探索与实践[N].教师报,2025-02-09
兴和县曙光小学 孙晓芳
兴和县民族小学 那日苏
兴和县福瑞小学 孙金梅
[手机扫一扫]
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